资讯  技术  商城  商机  人脉  电视  样本  黄页  下载  书刊  专题  字典  地图  会展  论坛  博客  专家顾问  砂浆医院  网站导航
我要投稿

外墙饰面防水施工的方法

2010-01-14 19:41:00 保护色:默认白 牵牛紫 苹果绿 沙漠黄 玫瑰红 字体:小字 中字 大字 点击数:0

    外墙渗漏水不但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而且直接影响到室内装饰效果,造成涂料起皮、壁纸变色、室内物质发霉等危害。

   外墙饰面防水根据建筑物的类别、使用功能、外墙的高度、外墙墙体材料以及外墙饰面材料划分为三级。

    建筑物外墙防水工程的施工,一般可分为外墙面喷刷防水涂料施工和外墙拼接缝密封防水施工两类。

    建筑物外墙拼接缝密封防水施工

    建筑物外墙拼接缝密封防水是指对建筑外墙的各种拼接缝进行的密封防水处理,包括框架外墙板板缝、装配式墙板板缝、金属幕墙、PC幕墙、玻璃周边接缝,金属制隔扇、压顶木、混凝土隔墙接缝等。

    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密封防水施工方法

    1.施工所需材料

    (1)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

    在接缝处进行密封防水,应选用非下垂型的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

    (2)聚乙烯泡沫塑料背衬材料(棒材式管材)

    背衬材料是指在接缝底部与密封材料中间设置的可变形的与密封材料不粘结或粘结力弱的材料,又称衬垫材料。设置的目的是为控制密封材料的嵌填深度,防止密封材料与接缝底部粘结,避免出现三面受力状态。一般可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棒材(或管材),这是一种理想的背衬材料,与任何材料都不粘结。该材料是以高压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发泡剂以及其它填助剂,经化学发泡和物理发泡连续挤出成型的轻质闭孔型泡沫塑料棒材(或管材),其密度小而富有弹性,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不吸水、耐老化、耐化学腐蚀等特点。

    (3)基层处理剂

    用于对板缝缝璧基层的初级密封防水处理,并增强所选用的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与缝壁基层之间的粘结力,更好地发挥密封材料在墙板板缝处的密封防水和抗渗能力。基层处理剂一般应选用与所用密封材料性质基本相同的密封性稀浆状材料,或将密封材料溶解于相应的有机溶剂中稀释制成,其含固量在25~35%之间。

    (4)防污胶带

    用于防止缝槽两侧的墙面在密封施工时被密封材料的颜色弄脏,以保持墙面的整洁性,使被密封的缝槽在整体上具有“横平竖直”的观赏效果;防污胶带还可粘贴在缝槽内的密封材料表面。防止在对墙面进行装饰喷涂时,弄脏或损坏密封材料。常用的防污胶带有玻璃胶带、压敏胶带、牛皮纸等。如用挤出枪(嵌缝枪)进行密封施工,也可不用防污胶带。

    (5)隔离条

    有的被密封的缝槽,其基底较浅(如金属缝槽),为防止密封材料与基底相粘结。采用体积较大的聚乙烯泡沫塑料棒材已不可能,所以只能采用隔离条。隔离条为扁薄形材料,如有机硅薄膜、单面光牛皮纸等。隔离条的另一作用是粘贴在某些与密封材料相粘结的背衬材料表面,替这些背衬材料起隔离作用。

    (6)二甲苯或其它有机溶剂

    主要用于施工机具的清洗。

    2.施工操作步骤

    (1)缝槽基层的要求与清理

    进行嵌缝处理的墙板板缝宽度一般以15~30mm为宜。为使板面接缝线型美观,水平缝和垂直缝应做到横平竖直,缝槽两侧混凝土基层应坚实、平整、干燥。施工前,缝槽两侧的尘土、浮灰、碎渣及基底的污垢杂物用小平铲铲除,再用扫帚(或小油漆刷)和高压吹风机彻底清除干净,露出坚硬无尘埃的侧壁基面。

    (2)填塞聚乙烯泡沫塑料棒材

    根据墙板板缝的宽度,选择直径比缝槽宽度大4~6mm的聚乙烯泡沫塑料棒材作为背衬材料,填塞于缝槽中,让槽壁挤紧棒材,并调整缝槽的嵌填深度为宽度的0.5~0.7倍。如嵌塞在缝槽内的背衬材料不是与任何密封材料都不粘结的聚乙烯泡沫塑料棒材,而是其它柔性材料,则应在其表面粘贴隔离条。粘贴时,隔离条不得过宽或过窄(过宽,占去了密封材料与缝槽两壁的粘结面积;过窄,则隔离不能完全起作用)。采用这一方法,也可预先将隔离条粘贴于占背衬材料大于1/2的外表面,待填塞时,将贴有隔离条的一面朝外,这样就可避免出现以上两种情况。

    (3)粘贴防污胶带

    为避免基层处理剂和密封材料弄脏缝槽两侧基面,应在两侧基面粘贴宽度为15~25mm的防污护面胶粘带。防污胶带不得贴入缝槽内,也不得远离缝槽,宜离缝槽立面1~2mm。

    (4)清理缝槽

    经过上述步骤施工处理,缝槽内可能会落入尘土杂物。为提高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与缝槽的粘结力,在正式密封施工前,还应用高压吹风机将残留在缝槽两壁和背衬材料表面的尘土杂物再次吹净,否则将会严重影响缝槽的密封性能。

    (5)涂布基层处理剂

用油漆刷蘸取基层处理剂,均匀地涂刷在己清理干净的缝槽两壁基面上,不得漏涂。

    (6)嵌填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

    嵌填密封材料的最佳时机是基层处理剂刚好表干之时。不同种类的基层处理剂的表干时间是不尽相同的,一般从涂刷完至表干时间约为0.5h,时间间隔太久了将会严重影响密封材料的密封性能。如时间间隔太久(如过夜),应重新涂刷基层处理剂。

    密封材料的嵌填,一般应采用嵌缝枪(挤出枪),少量修补时可用腻子刀。施工前,根据缝槽宽度选用合适的挤出嘴,或将锥体塑料嘴按缝槽宽度斜切开。如密封材料为筒装的单组分材料,则将其装入嵌缝枪中后即可进行嵌缝施工;如密封材料为双组分材料,则应按配方规定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膏体色泽一致)后再吸入专用的嵌缝枪的枪筒内进行嵌填施工。

    嵌填的方法是:把挤出嘴伸入缝槽基底(背衬材料表面,但不要压碰背衬材料),并按挤出嘴的斜度进行倾斜,用手慢慢搬动嵌缝枪的把手,以缓慢均匀的速度边挤边移动,使密封材料从背衬材料表面由底向面地逐渐填满整个缝槽。膏体和膏体间、膏体和缝壁间应充实饱满,不得留有空鼓气泡。 嵌填的接搓方法是:排尽挤出嘴内空气(方法是挤出一点密封材料),再把挤出嘴按倾斜度插入缝槽内已嵌填的密封膏体内,挤出嘴应直抵背衬材料表面,再按上述嵌填方法进行嵌填。

    嵌填的顺序一般应先嵌填垂直于地面的纵向缝槽、后嵌填平行于地面的横向缝槽。纵向缝槽应从墙根处由下向上地进行嵌填,当从纵向缝槽缓慢地向上移动至纵横向交叉处的“十”字形缝槽时,应向两侧横向缝槽各移动嵌填150mm,并留成斜搓,以便于接搓施工。

    (7)修整缝槽表面膏体

    密封材料嵌填完毕后,趁其还没有完全固化,反应型或溶剂型密封材料应立即用蘸过二甲苯或其它有机溶剂的开刀或小平铲,把超过墙板平面多余的密封材料刮平,并对较薄的部位进行添加补平。水溶性密封材料蘸水软化后刮平、补平。

    刮平时,刮刀应有一定的倾斜度,并应顺一个方向进行,不要来回刮抹,否则容易形成裂缝,要使刀的背面轻轻地在密封材料表面滑动,形成光滑的膏面。

    (8)揭去防污胶带

    密封膏体修刮平整后,要及时揭去防污胶带。揭去后,如墙体表面沾有少量密封材料或残留防污胶带粘结剂痕迹,应视密封材料和粘结剂的性质,用相应的有机溶剂或水进行仔细擦除。擦抹时,要防止溶剂损坏或溶开密封材料与墙板的粘结缝。

    (9)自然固化

    缝槽内的密封材料应静置自然养护2~3d,待密封材料表面干燥固化、与墙体粘结牢固、用手指碰之有硬感并不留指印时,才能清扫墙面,以防止提早清扫尘埃污染膏体表面或损坏膏体。对容易遭到损坏的接缝,在还没有固化的养护阶段,应贴纸胶带加以保护。

    聚氯乙烯胶泥条密封防水施工方法

    1.施工所需材料

    聚氯乙烯胶泥除了经熬制后可进行热灌施工队外,还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经塑化、浇注、冷却后,制成条状弹性体密封材料用热熔法进行嵌缝施工。

    胶泥条以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稳定剂和填充料按一定比例现场配制而成,也可从生产厂家购进成品胶泥条施工。

    2.嵌缝施工

    (1)缝槽基层的要求与清理

    与“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施工”相同。

    (2)嵌填密封施工

    胶泥条嵌缝施工一般采用煤油、煤气喷灯、乙炔喷枪操作。故缝槽基层可不涂刷基层处理剂。聚乙烯泡沫塑料棒材也可在用喷灯烘烤缝槽基层后再填塞。

    嵌缝时可由二人同时操作,一人用喷灯先烘烤板缝内两侧基面,当基面预热后立即转移烘烤胶泥条两侧;与此同时,第二人迅速将聚乙烯泡沫塑料棒材用弯钩钢筋推挤入缝槽内,这一操作需熟练,既要迅速、不影响胶泥条的填塞,又要使填塞深度满足胶泥条密封深度的要求(即密封深度为缝槽宽度的0.5~0.7倍);当胶泥条经烘烤表面溶化后,第二人还应迅速用勾缝勾子将胶泥条勾入缝槽,紧压胶条,挤入缝内,并用小抹子抹压平整,使胶泥条与缝壁粘结牢固。胶泥条的接槎应采用大斜面搭接。

    胶泥条的常规防水做法是:先在缝底用珍珠岩砂浆或C20细石混凝土勾缝,留出嵌填深度,待嵌填胶泥条后,再在其上抹107胶水泥砂浆,覆盖保护。这一做法的缺点是:胶泥四面受力,大大降低其密封使用性能。因此,一般需在胶泥的上底和下底均粘贴隔离条进行隔离,使其只受到两侧缝壁应力变化的影响,以克服以上缺点。

    建筑物外墙面喷刷防水涂料防水施工

    建筑物外墙面喷刷防水涂料防水是指在已完工的外墙面上喷涂保护性防水涂料,以增加外墙防水能力的施工方法。(也可将防水剂按一定比例加入砂浆中形成防水砂浆,施工后也能有效达到防水目的)。

    防水涂料防水机理有三类:一类是堵塞建材毛细孔;第二类是与建材表面的羟基脱水交联,形成憎水层;第三类是在建材表面形成防水涂膜。

    外墙防水涂料(剂)的常用种类有M1500防水剂、有机硅防水剂(又称有机硅憎水剂)、水性环氧防水剂等。限于篇幅,本书仅介绍建筑物外墙面喷刷有机硅乳液型建筑憎水剂的防水施工方法。

    施工所需材料

    1.有机硅乳液型建筑憎水剂。

    2.自来水或洁净饮用水。

    施工所需工具

    水桶、喷雾器(如手提式、背式、农用、电泵等)、滚刷、油漆刷、扫帚、容器、磅称等。

    施工方法

    1.清理基层

    施工前,应将基面的浮灰、污垢、苔斑、尘土等杂物清扫干净。遇有孔、洞和裂缝须用水泥砂浆填实或用密封膏嵌实封严。待基层彻底干燥后,才能喷刷施工。

    2.配制涂液

    将乳液和水按1︰10~15(重量比)的比例称量后盛于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可喷涂施工。用水量的范围虽然规定在10~15倍之间,但实际配制肘,用水量的多少应视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基面的材质而定,因此在正式配制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先配制少量涂液,按要求进行试喷,确认基面具有防水性能后再进行正式配制。一般来说,对于比较光滑的基面(如瓷砖、大理石、水磨石、花岗岩等饰面)用水量应少些,一般取下限;对于比较粗糙的基面(如清水墙、混凝土水泥墙等),用水量应多些,一般可取上限,但不能超过上限,否则会失去防水效果。

    3.喷刷施工

    将配制稀释后的涂液用喷雾器(或滚刷、油漆刷)直接喷涂(或涂刷)在干燥的墙面或其它需要防水的基面上。

    (1)喷刷顺序

    喷刷应有规律地进行,顺序要规范化。先从施工面的最下端开始,沿水平方向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视风向而定)运行喷刷工具,随即形成横向施工涂层,这样逐渐喷刷至最上端,完成第一次涂布。也可先喷刷最下端一段,再沿水平方向由上而下地分段进行喷刷,逐渐涂布至最下端一段与之相衔接。

    (2)喷刷次数

    每一施工基面应连续重复喷刷两遍:第一遍沿水平方向运行喷刷工具,形成横向施工涂层,在第一遍涂层还没有固化时,紧接着进行垂直方向的第二遍喷刷。否则,在第一遍涂层固化后(相隔几小时)再喷刷,固化后的涂膜已出现“憎水”特性,就喷不上了,喷了也会滑落。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基面都非常干燥,第二遍涂层喷刷后很快就干了(但还没有固化),喷刷过的基面和没有喷刷过的基面很难辨别,所以容易出现漏喷现象,验收时也看不出,直到下雨时才会暴露出来。所以为了防止漏喷,必须进行第二次垂直方向的喷刷。

    第二次垂直方向的喷刷方法是视风向从基面左端(或右端)开始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运行喷刷工具,形成竖向涂层,逐渐移向右端(或左端),直至完成第二次喷刷。两次喷刷工具的运行路线呈“十”字交叉,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漏喷,另一方面是为了使乳液尽可能多地渗入到整个施工基面的毛细微孔中去,提高施工质量。需要注意的是,不得跳跃、无序或随意地乱喷,否则很容易出现少喷或漏喷现象,影响施工质量。

    (3)面砖的喷刷方法

    瓷砖或大理石等饰面的喷涂重点是砖间接缝。因接缝呈凹条型,和饰面不处在同一个平面上,所以,即使用“十”字交叉法喷刷,也很难使凹缝处的微孔全部喷到涂液。此时,可先用刷子紧贴纵、横向接缝,上下、左右往复涂刷一遍,再用喷雾器对整个饰面满涂一遍。

    施工条件

    雨天、雪天、霜冻天和6级风以上天气不得施工。冬季在墙面不冰冻条件下可以施工,但固化时间较长。

    施工注意事项

    1.严格按1︰10~15的配合比(重量比)将乳液和水稀释。水量过多,防水会失效。

    2.施工时,涂液应现用现配,用多少配多少,稀释液宜当天用完。

    3.对墙面腰线、阳台、檐口、窗台等凹凸节点应仔细反复喷涂,不得有遗漏,以免雨水在节点部位滞留而失去防水作用,向室内渗漏。

    4.施工后24h内不得经受雨水侵袭,否则将影响使用效果,必要时应重新喷涂。

    5.喷涂时,人应站在上风口,顺风向喷涂。

    6.按要求喷涂固化后,需进行泼水或淋雨试验,如发现有吸水痕迹,干燥后应对该部位进行补刷处理,直至合格为止。

    7.运输和贮存时应防止雨淋、吸湿或曝晒,冬季防止冰冻。

    8.乳液密闭贮存期为一年。

文章来源:网易土木在线

  • 上一条:
  • 下一条:
来源:中国砂浆网
中国砂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欢迎转载,但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内容:
验证码: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所有评论】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010-83662761豪科技 E_mail: ceo@mortar.cn
Copyright © 2002-2010 dowel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51871号